(作者:黄桑园)早成者未必有成,晚成者未必不达。这个世界,成功的人生根本没有固定的模式,不同的人对成功有不同的定义。在高楼大厦里俯瞰灯红酒绿是成功,在职场政坛上一路厮杀叱咤风云是成功,那么,我选择做一朵晚开的野花也未尝不是一种成功!
雄心壮志两峥嵘,谁谓中年志不成。回顾往昔,苏轼之父——苏洵,年少时,不勤于读书,常与朋友游山玩水。直至二十七岁,苏洵方有觉悟,惊觉自己一事无成,于是发奋学习。学习一年多,自以为才气过人,能够出将入仕。于是他自信满满地去考进士,结果没有考中。这才使他认识到,学习并不容易,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。从此,他谢绝宾客,闭门攻读,夜以继日,手不释卷。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,终于文才大进,下笔如有神,顷刻数千言。
如果黑暗没有给我们光明,我们就自己掌灯。只有一个人默默熬过那孤寂的夜晚,才能收获成功的花朵。
前贤多晚达,莫怕鬓霜侵。马云曾说:“今天很残酷,明天很残酷,后天很美好,但许多人死在了明天晚上。”许多人只知道马云的成功,却不知道马云曾经的失败。马云高考3次才考上大学,毕业后在学校当英语老师。直到31岁的时候,他才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。1995年,马云从学校辞职,自己拿出了六七千的积蓄,又跟妹妹、妹夫借了1万多,凑足了两万元就开始创业。他的中国黄页刚刚上线,就被杭州电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踢出局,公司被合并,辗转去了北京。直到1999年,已经35岁的马云带着17个人,在杭州湖畔花园,一间家徒四壁的房子创办了阿里巴巴。历经重重困难,在2007年阿里巴巴终于在香港上市,这个时候马云已经43岁了。虽然未来藏在迷雾中,让人胆怯,但当踏足其中,就会云开雾散。生活本就是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只要敢试,只要敢问,世界就会给予一个答案。野芳虽晚不须嗟,花开虽晚香益清。
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;穷且志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任正非1944年出生在贵州的一个贫困家庭。尽管艰苦,但是父母还是坚持让他读书。任正非在大学自己把电子计算机、数字技术、自动控制等专业技术自学完,还自学了3门外语。之后任正非又决定参军,在部队他是一个建筑兵。1983年随国家整建制撤销基建工程兵,任正非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。任正非复员后,又工作了4年,直到43岁他才因为工作不顺,决定创业。这一年他集资了21000元,创立了华为公司。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,华为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家营收超过了6000亿元,中国最大的民营公司。少年得志固然好,大器晚成也不少。人呐,不能用年龄为自己画一个圈,若画地为牢,必受其扰。
春来夏往,秋收冬藏,我们不该惧怕一路而来的风雪。既然选择了远方,便只顾风雨兼程。我们走的每一步都应当是脚踏实地、铿锵有力的。从默默蓄力、沉淀、爆发到见到很优秀的自己,我们不应退缩,不该畏惧,更不该找借口拖延。我们应当具备的是一份脚踏实的努力,一份坚守本心的毅力。总有一些努力能从一寸冰封的土地里,冒出希望的绿芽。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,只要不曾放弃,不曾否定自己。
编辑:黄桑园
责编:刘娟
审核:党委办公室